
Facebook(fb)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以190億美元代價收購WhatsApp是物超所值,因它符合把全球更多人連上互聯網的更遠大目標……。
2月21日,fb以「天價」收購WhatsApp的消息震驚市場。fb顯然看中了全球已有近5億人愛以Whatspp軟件收發訊息,估計未來用戶人數將增至10億。現時Whatsapp其中7成為每日活躍用戶,較fb的62%還要高,每天平均新增100萬用戶,於歐洲市場的佔率高達7成,中國也有11%。Whatspp者旗下55名員工更可額外獲30億美元fb限售股。
以上一大堆數字,不斷出現在上週的各大報章,閱後使人咋舌,彷彿這個世界就只剩下0-9。可是,除了數字之外,還有甚麼?
電影《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結尾的其中一幕,屏幕畫面打出「Facebook超越100萬個用戶」時,公司上下拍掌歡呼,卻完完全全忘記幾分鐘前,老闆馬克還被好友揪著衣領算賬的情景。今天,全世界都只會讚嘆fb這個劃時代的「社交網絡」產品,至於fb這軟件透視的人性叛逆,互揭袐辛,卻很少成為別人談論的議題。
其實,馬克‧朱克伯格創辦fb只因與女友分手,忿然把女友的相片上載,混雜在校園其他女生的相片之中,並搞出個「辣妹」選舉,這個離經叛道,侵害他人私隱的玩意,令整個哈佛校園為之哄動。後來,他竟把這個本應為了泄憤的想法,完完全全複製在校園的交友網絡上,讓人上網時看個痛快,亦令人甘願將私隱放上網。這個陰差陽錯的決定,催生了後來有超過50億人使用的fb,衍生出250億美元的大生意。最重要是,真正地掀起了全球網絡革命,改變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2006年以後,資訊世界影響現實世界的例子越來越多,fb擔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小至失散親人千里尋親;大至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fb每天都全方位滲入每個人的生活空間,令人際關係由現實轉到虛擬世界。21世紀是「信息」的年代,誰人掌握網民的「瀏覽」資訊的習慣和「信息」流動的趨勢,誰就掌握了全世界。
這是一個以量取勝的年代,強調的是「瀏覽」的數字了,卻沒有太多人在意登入互聯網後,看了些甚麼?看了有何作用?各大社交網絡及軟件,精心統計的數據,最後極有可能換來如文首所引的一大堆可觀的數字。然而,這是fb的目標嗎?抑或如朱克伯格所言,連上Whatspp,就令全球更多人連上互聯網,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