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這齣叫「政改」的戲很爛

這齣叫「政改」的戲很爛

4月22日,政府公佈了「2017一定要得」的政改方案,亦即「政改五部曲」的第三部: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出修改產生辦法的議案,並經由全體立法會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而這個議案,一如所料,是在人大框架底下,密不透風的保守議案,目的只有一個:中央政府要確保當選者是他們所屬意的。
事實上,由人大在8月31日宣佈的政改框架,重重地下了三道大閘,到今天,提出一個不斷「篩選」的政改議案,都令人覺得,「政改」這套戲,果然比「金草莓獎」(Golden Raspberry Awards)的電影更「爛」,更沒新意。
說「政改方案」這部戲很「爛」,一點不錯。首先,是因為這個導演根本(扮)不知道觀眾的口味,處處只為滿足一己之私,硬要把這部叫「政改」的電影,拍成只可以那個只可說一不可說二的專制市場,才能公映。至於一些「自由市場」,他並不在乎觀眾會否進場觀看,因為他認為拍這部戲的資金,全部來自那個背影肥大的老闆,因此,這部戲是拍給他的國度的子民欣賞的,不,甚或只拍給老闆觀賞。
其次,看看這部「爛」戲的選角吧!這個「劇本」規定的「提名委員會」,竟仍由上集「選舉委員會」的四大界別的「演員」、按同等比例組成,人數仍是那1,200人。須知道這班所謂演員,全部都表情浮誇,連對白也說不好,整日自創成語,亂說英文,有時又會即場「爆肚」,由他們繼續演出續集,只會令這部電影成為「票房毒藥」。
不過,說到電影的內容,更使全港「影評人」或熱愛香港電影的觀眾搖頭嘆息。導演的手法陳腔濫調不在話下,卻又要常賣弄自己僅有的電影知識,告訴觀眾已經考慮到市場需要。在這部「爛片」中,一場又一場,了無新意的「樣板戲」,都加插了「平衡各方觀眾利益」的鏡頭,例如其中一個鏡頭,是對着「提名方法」的。這導演自以為是,竟把鏡頭一時影着「提委推薦」,一時又對著「提委提名」。先由每名俗稱「提委」的「茄喱啡」推薦一人,若那人要成為「參選人」角色,就要得十分一、即120名提委(茄喱啡)的「明票」推薦,最多只有10個人「入鏡」,「參選人」這個角色,可在戲中透過搭建的「論壇」比拼政綱,令一眾演員,無論臨時演員、男女配角、男女主角等,都可在這個帶點超現實的場景一較高下。可是,畢竟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段情節竟然與電影的結局沒有一絲的關連。聽聞導演和編劇都認為無論如何要加插這場戲,因為這樣才可是吸引普羅大眾購票入場,至於是否影響電影結構,他們卻滿不在乎,因為他們認為「片唔怕爛,最緊要賺」喎!
此外,這部片子仍是延續導演的馬虎手法。例如劇本其中一章寫到:「參選人必須取得過半提委,即最少601人支持才能「出閘」成為候選人」。結果,這平庸的導演竟然原汁原味,照辦煮碗,照抄劇本的每一段文字,還巧言令色,說是根據原著,精心炮製,符合劇情需要云云。於是,有些影迷不忿,質問他,根據電影《基本法》,那「廣泛代表性」一句去了哪裏?他們還提出了如果「白票」比「當選票」多,如何符合原意?這不是劇情犯駁,邏輯混亂是甚麼?好一個只得票689的導演,片子拍得這麼「爛」,他不但沒有對批評作「深切的反省」,反而還戚起了眉,咀角帶笑:「我係拍得咁『爛』格嘞,如果你地唔睇,我睇唔到我地將來有咩機會再開拍『爛』片喎!」
還有,這部片子的宣傳技倆亦很差,先是打正「有商有量」的口號叫香港人共同參與創作劇本,好了,每一個階段都收到來自四方八面的意見,可是,編劇和導演卻把意見拒諸門外,到頭來,只按老闆的旨意寫成劇本,聽聞老闆的意思是要在電影中加進「腥色煽」情節。於是,這個導演揣摩上意,俾足心機,落足猛料,不足一年,就拍成這部「爛片」。現在,戲將要上映了,宣傳口號又換上「一定要得」。於是,這導演又帶着電影「拷貝」,北上請示「老闆」。正當他準備跪送「拷貝」之際,突然,那個肥大的身影半轉身,粗暴地喊了一句:「這個嘛,這個嘛,一定要得!」
這齣叫「政改」的戲真的很爛,尤其是導演經常四處向人吹噓,他自己將會是香港電影歷史上,率先完成奧斯卡得獎鉅著的人,可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後他呼籲「影評人」投票支持他,卻用「語言偽術」掩蓋了絕大部份入戲院觀看的香港人,那些噓聲四起,大叫「回水」,甚至連座位也割爛的事實。最後,他竟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的作品縱然不及李安,也媲美王家衛云云。可是,香港觀眾看在眼裏,他只有那個叫「王晶」的水平。
聽聞,他想藉着這部叫「政改」的戲,向老闆推薦,繼續在影壇呼風喚雨,指導他旗下的猛將,執導多齣大製作。可是,香港的電影迷已按不住怒火了,他們說:「追求好戲幾十年,我們寧願以後再沒有電影看,也不想戲院一天五場都是他執導的「爛片」,我們拒絕「睇住先」,要睇,就要睇真正的好戲。」

你知道為何只有五個小孩嗎?

你知道為何只有五個小孩嗎?
現在才來談《五個小孩的校長》,彷彿有種明日黃花,落於人後之感。可是,好的電影帶出的寓意,就是說一輩子也說不完的。雖然此片的導演明顯地將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身上,但是這部電影帶出的社會現況亦甚有討論的餘地。正當眾人都把電影的焦點放在哭與不哭之際,電影其實告訴我們:香港的社會問題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這部電影,其實側面反映了香港中產的「離地」,對社會發生的事情一知半解。如果純粹入場大哭一場,為那廉價的情感消費的話,那麼,實在小覷了電影背後帶給人們的訊息。
幼稚園面臨結束,五個小孩的成長經歷蒙上陰影,歸根究柢,是背後的社會情勢造成的。例如其中一個孩子的家庭被地區土豪迫遷,家園不保。電影應是拍於幾個月前,但村屋前面那一大堆泥頭卻異常熟悉,那不正正是上月那單土豪傾倒泥頭,輕判賠償的官司的翻版嗎?這令人不經然驚訝電影情節與現實生活何其相似。表面上,電影描述香港的教育問題,但實際上,某些情節活脫脫在諷刺現實社會的無情,斷不只校長與小孩間的關係這麼簡單,那一滴滴的眼淚,應是為社會的不公義而流下的。
電影中的兩位小孩都是來自少數族裔。少數族裔的融合一直是香港社會的老問題。很多有心人為他們出力,希望改善他們的社經地位。教育當然是一條絕佳的途徑。可是,香港的教育給了他們甚麼?中文讀寫一直是他們未能在升學和就業上一展所長的絆腳石,教育局在這方面只做到有限度支援,從來都看不見願景。你能想像兩個小孩升上小學中學後所面對的問題嗎?
還有不斷在電影中浮現的社會問題,例如獨力撫養小孩的阿姨,終日為口奔馳,「最低工資」也難敵生活重擔,每天只能匆匆接送孩子上學,更別說政府如何通過「標準工時」,讓她們有一刻喘息的時間了。至於中港婚姻,老來得子的情況,在香港社會更比比皆是,當孩子也要為那幾斤「爛銅爛鐵」的價錢,而與老闆講價之際,政府又為全民退休保障做過甚麼呢?
然而,觀眾心中最大的問號仍是置於「教育」這課題之後。那所村校,一直擔起教育村民後代的責任,為甚麼學校收不到學生,卻沒有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幸好因緣際會之下,呂校長不介意月薪酬微薄,學校才能繼續辦下去。關於教育的事,教育局去了哪裏?政府高官說了甚麼?筆者很想知道政府一眾高官有否看過這部電影?如有,他們有何感覺?是欣慰香港仍有如此盡心盡責的好老師,還是任由一所歷經六十年的學校要受時代所淘汰而感到慚愧?
教育不是一盤生意,也不可能只是一種職業,而是育人的事,老套一點,真是「良心事業」,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哲學。如果教育不是一項使命,電影中的校長,又怎會甘願每月只拿取四千五百元,委身在偏僻的村校裏,為了五顆小小的心靈而疲於奔命?老師又怎會努力教好學生,不惜朝八晚十,回家還得備明天的課。星期六日還要不斷帶隊,長假期則在一叠又一叠的課業面前,埋頭苦改?老師絕大部份都不輕易請假,因為曉得請一天假,學生的學習進度便會停滯不前。既然不願如此,唯有小病當沒事,稍病則吃點藥頂硬上,大病才迫不得已卧床休息。
教育更不是一項又一項的「政策」,而是充滿心靈互動,互相關懷。政策由制定到評估,都要有具體數據支持,要強調效率,要不斷增值。可是,教育的事,往往難以找到準確的數字,更絕對欠缺效率。「關愛學生」如何量化?學生行為舉止,離校若干年後才改變,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春風化雨,如何稱得上有效率呢?至於增值,你怎說那五個女孩子沒有增值?戲中所見,校長的介入,連那幾個父母也學懂如何關心自己的子女呢!可是,這些在教育局高官的眼中,都依似微不足道。他們的教育只剩下「權宜之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縮班殺校」是近年教育界的頭等大事,教育當局除了年前定下一些解決方案後,這一年幾乎連提也不想提。近日,傳媒報道當初因學童人數持續下降而製訂的教師「三保政策」,加上「自願減班」及「減派方案」等政策,將於未來一年陸續屆滿,估計會有逾千合約教師被裁,教育局仍未有針對措施去紓緩問題帶來的衝擊。有管理層老師慨嘆:「他們全部都是好老師,校長也覺得可惜,但礙於收生人數大跌的客觀因素,我們亦不能繼續聘用。」〈供求失衡 「三保政策」將期滿 逾千合約教師隨時被炒〉《頭條日報》(2015年5月11日) 教育局的一些「政策」就只講數字、只重效率。學生的學業成績沒有增值,不符政策的目標;學校的業績不夠亮麗,又不符政策的要求;家長的評價不高,又是學校未有跟從政策,與家長建立溝通。一切一切,只要不依從教育局的政策,便只得被「邊緣化」,學校由五百人,減至五十人,最後,只剩下五個小孩,電影中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香港社會發生。
看吧,這就是現實了,未來一年,更多的「五個小孩」將會失去好老師的淳淳善誘。而這些好老師只能接受「被逼轉兼職教師,勉強保住教席」的現實,就好像電影中的呂校長般,在不公平的制度內,接受不正常的待遇。二者的分別只是前者是被迫如此,後者是欣然接受挑戰而已,究竟何者更令人看後垂淚?
電影末段,呂校長說自己的理想是當一位好老師。可惜,現實生活裏,老師連這一點卑微的願望恐怕也難以達成,因為他們連當個老師的機會也許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