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羅馬浮世繪》(The Great Beauty):城市文明下的率真與虛妄



《羅馬浮世繪》(The Great Beauty)果然拍得亮麗奪目,導演保路蘇雲天奴(Paolo Sorrentino)透過描述只出過一本小說的作家Jep Gambardella的靡爛生活,折射出羅馬上流社會階層的空虛和偽善。導演的拍攝手法突出,亦繼承意大利片那種電影符號的運用,鏡頭的設計和調度匠心獨運,把古都羅馬拍得極富詩意之餘,亦以一幕又一幕聲色犬馬的派對場面,帶出過度城市化之下,人類文明瀕臨滅亡的可怕境地。本片擊敗芸芸強手,奪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實至名歸。

電影內容和情節並不豐富,但主題明晣,所有人物的出現,情節的推進,都圍繞著作家Jep Gambardella而發生。電影的楔子是羅馬文明古跡的典雅與全球旅遊的庸俗作對比,以一名亞洲籍男子倒地帶來文明與衝突的思考。接著,鏡頭一轉,一場大型派對慶祝Jep65歲的生日。Jep 的大半生便是在這種喧鬧的氣氛裏一步一步爬上上流社會的頂峰。

不過,Jep卻感到無比的失落,而這種寂寞,是因為找不到一種救贖心靈的方法。就正如這個璀璨的都市一樣,全球化城市發展背後,是文明的一點一滴衰落,卻又苦於不到出路,正如Jep的朋友說到要離開這個城市:「羅馬已經不是他認識的羅馬」。城市的硬件可以不斷經營,可是文明卻要經歷幾百年的沉澱。人也是一樣,幾十年的沉淪,又豈是一剎那能夠大徹大悟的呢?

直至Jep偶然之下,遇到了舊朋友的女兒Ramona:一個終日渾渾噩噩,千金散盡的脫衣舞女郎。Jep彷彿從她的身上見到自己的影子。全片其最深刻的一幕是他帶同Ramona一同出席兩次聚會,一次是喜慶派對;另一次是哀悼喪禮。導演安排了Ramona這角色交代了人類的文明中,包含了藝術的率真與儀式的虛偽。這次靈性交流,最終以慾念結束,也很有層次,尤其是Jep遞上早餐給Ramona,她躺在床上一動不動,Jep多次喚她,她的眼皮才略動一下,說要多耽擱五分鐘,好像在作人生最重要的思考。導演在接着的一幕交代了Ramona的去向。究竟她是解脫了,還是繼續痛苦?電影給觀眾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亦令主角Jep百思不得其解。

人生正是如此,不斷地受到身邊的人與事的互動影響,有的會當事人帶來深遠的影響;有的則如過眼雲煙。Jep居於宗教氣氛濃厚的地段,身邊全是修道院,每天見着修女和教徒誦經,但是他卻對此無動於衷,反而樂於半生在假大空的上流派對中風花雪月一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過,人將要離開世界時說的故事是最真實而精采的。也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Jep想到即將踏入古稀,開始厭倦了貴族生活的虛妄與浮跨,開始想尋回當日失去了的自我。他先在派對場合中連珠炮發批評女伴的虛偽,再而在宗教會面中當面指斥紅衣主教的不是。

其中一幕,提到他出席朋友的一個特別的攝影展,展覽是展示攝影者由第一天出世起到他四十歲,每天拍下來的照片,照片中他的表情變化很大,外形卻變化不大,可是時間流逝,大自然發揮「漸」的威力,Jep看時不禁眼泛淚光,任何虛假造作的東西都不能夠震撼心靈,唯獨是率真的事物卻可感動人心。

《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事不去執着,便能真正懂得放下。因此,甚麼也是虛妄相,地位如是,事業如是,金錢如是,甚至人倫關係也該如是。電影中不斷出現各人的面部表情,全部都是虛妄相,Jep活得失落,是因為他的執着:執着別人的看法;執着自己的看法;執着文明的衰落;執着城市的衰亡;執着一種感覺的消失;執着愛情失去的理由。

電影末段,修女瑪利亞跪在地上,誠心禱告,然後輕輕呼出口氣,面前一大群鶴乘風歸去,率真自然,回到人生的起點。至於主角Jep有否覺悟,並不是電影帶給觀眾的重點。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觸不到的內心:評電影《觸不到的她》(Her)


File:Her2013Poster.jpg

一部觸目的電影,一定有很多重要的元素吸引觀眾。有些標榜電影特技;有些以明星效應作號召;有些則以劇情取勝。不過,一部成功的電影必然把多種重要元素共冶一爐。而電影《觸不到的她》(Her)顯然屬於這類電影。

電影要成為經典,要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可能需要包括以下元素。

首先,電影情節內容要有爭議性,例如1990年愛情經典《90男歡女愛》(When Sally met Harry),探討了男女間只有愛情,不存友情?這些爭議令電影變成話題作。《觸不到的她》中亦有相類近的探討,例如:人類對科技的矛盾。人類一直追求智能系統提升人類的生活,可是又怕電腦會取代人類的地位,這種矛盾心理令男主角Theodore內心爭扎不已。還有電影中隱約提到愛情中精神和肉體間的關係。其中一幕,操作系統Samantha建議找來真身配合自己,與主角Theodore調情。主角闔起眼睛,憑藉Samantha聲音,很快從這段精神關係,過度到肉體的糾纏裏。可惜,當主角睜開眼睛,看見眼前是一個陌生的女子,便難以繼續下去。這種涇渭分明的心態,明顯想表達出這段新愛情關係的缺陷,亦間接反駁所謂「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荒謬。

其次,一部電影要獲得成功,要成為日後電影迷仍津津樂道的經典,主題明晰是其中一個關鍵。《獨不到的她》的導演Spike Jonze說故事技巧很高,敘述的層次分明,把主題巧妙地隱藏在不同的情節內容中。電影開首發展,給人的感覺是想透過科技情節,反映人如何在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中迷失了自己。主角Theodore看到OS1廣告中的標語「究竟我是誰」?可是到了中段,操作系統Samantha的善解人意,令男主角着迷,因而愛上了她,卻又衝不開世俗的思想枷鎖,一時接受不了這段關係,電影到了這裏,着墨點是「愛情」。不過,當觀眾以為此片是歌頌一段新愛情關係時,中段以後,卻筆鋒一轉,Theodore回憶前妻Catherine的片段越來越多,重重的暗示亦越來越明顯,加上他們二人見面時的氣氛,由生澀到愉悅;再由愉悅到激動,那種對主題訊息的鋪述,益發明顯。加上Theodore的好友Amy與伴侶一起生活八年,也會為了一點小誤會而分手。及至電影結局Theodore選擇以電郵向前妻表白一番,至此,電影的主題呼之欲出。說穿了,原來一直在述說着「溝通」這個故事主題。追本溯源,人是獨立個體,究竟是否需要與其他人溝通?城市人標榜的獨立自主,換來的是所謂的心靈寂寞,這是環境造成,還是城市人自尋煩惱?由Joaquin Phoenix飾演的主角Theodore在人際關係上尋尋覓覓,面對真實的人類感情顯得束手無策,卻栽在冷冰冰的電腦系統上,電影探討的是科技的越加介入之下(現在是「智能電話」,將來是「操作系統Samantha」,現代的人際關係便變得漸次模糊,究竟人身處科技世界,何去何從呢?還是仍要歸結到那最原始的問題:人究道對自己了解有多深?其實,電影中真正觸不到的,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操作系統Samantha,而是人類自己的內心。這種如剝洋蔥的透視主題的方式,令電影情節的推進更形豐富,觀眾觀看時亦不斷出現思考點,提高了電影觀賞的層次。

此外,電影要使人印象深刻,必須有超越時代的意義。也許,說這部電影是劃時代是過譽了,但帶來的衝擊仍很大。現今社會,人類追求科技的心愈趨熾熱,看看智能電話推出只有十年八載,卻可以風靡男女老幼,並且沒有停下來的意圖,反而繼續急劇演進下去。終有一天,未來社會將出現電影中OS1操作系統Samantha的仿真人騷演出,到時候,人類道德標準便要來個翻天覆地的改變,這還沒有計算與這種操作系統同時發展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呢!不久將來,當一個善解人意,了解人類想法的完美軀體站起來時,人類離滅亡的日子還會遠嗎?也許以現今科技的先進,二、三十年後重看此片,我們能不驚嘆電影早在2014年的今天,已經預視人類的發展,進入黑暗的死胡同嗎?就正如我們看《2001:太空漫遊》,那些超現實的科技,劃時代的思想,今天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了。

最後,也許21世紀的電影發展要技術與技巧並存,但是一些重要而為人忽略的東西,仍是要透過那光與影,投射到我們的內心。舉個例子,《觸不到的她》經常以回憶前妻的片段插進電影裏,交代Theodore的內心世界。如果電影中操作系統Samantha代表人類Theodore與未來世界的關係,那麼Theodore與前妻Catherine生活的的片段,就反映了人類的過去。(代表現實關係的就是Theodore與好友Amy的一段)從歷史的角度看,過去發生的事,或多或少會影響人在現在和未來的種種決定。而回憶更是人成長中珍貴的經驗。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回憶是衡量人生最精確的尺度,回望前塵往事只需剎那電光。」回憶不只是記起過去的片段這麼簡單,而是像蝴蝶在花間飛舞一樣,因為那是現在的回憶,會加進很多自己的再想像,所以人每次回憶的片段都是不同的。就如Theodore現實中每次陷入迷茫時,必然想起一些以往與前妻美好的生活片段一樣,因為這是一種救贖的方式。主角每經歷一次回憶,便是淨化的過程,便會有新的體驗,對未來要走的路更清楚,剎那之間,內心彷彿一片澄明。

當然,電影也有瑕疵,最敗筆的是中段安排了主角與前妻會面,借前妻的口怒斥主角處理感情的畏縮,氣氛正僵時,待應走出來打圓場。也許導演仍希望加插一些俗套情節,使電影不致遠離一般主流觀眾群。

總括而言,《觸不到的她》這部電影可供談論之處實在太多了,正正如此,令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電影拍得雜亂無章,主題紛陳。然而,就是因為這種形式,令這部電影不落俗套,也許若干年後會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作。不過,導演如此演譯電影,又無可避免地令他失去奪獎的機會。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含蓄而隽永的《美味情書》(lunchbox)


美味情書(lunchbox)是一部含蓄而隽永的小品。電影的角色不多,主線之外,支線亦不多,連場景也只是女主角lla房、男主角Saajan的公司和印度擠迫的火車車廂。片長只有105分鐘,內容並不複雜,情味卻含蓄有致,主題亦深刻而隽永,令人難忘。

電影的主線是男女主角因飯盒送錯地址而互傳書信的經過,透過這種原始的溝通方式,令男女主角平淡的生活牽起了漣漪。事實上,資訊科技已改變我們溝通聯絡的方式,片中Saajan的下屬Shaaikh看見他在飯堂看信,問他為何不用電郵,正正指出了現代人生活的重點:抽走了資訊科技這個元素,還原基本步,書信往來,才可真情流露。因為電郵可以不斷傳送,但是書信只可每天一封,人必須把握機會,直抒胸臆,唯陳言之務去,方出溝通的可貴。於是,電影中的男女主角透過藏在飯壺底的信,真誠地訴說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彷彿為人生的苦悶打開一道缺口。對於連電郵都不用的現代都市人來說,寫信和收信的感覺越來越淡了,但說到主角感情的「軟着陸」,看了這段情節必然有很大的共鳴。

電影的主題是,自稱孤兒的Shaaikh在火車上對Saajan杜撰他的媽媽說:「上錯了火車,反能到達目的地。」電影未段,女主角lla又再提一次。這句精警的說話,不正正是戲中主角的寫照嗎?男主角Saajan喪妻後只剩下他自己面對生活,而生活卻是枯燥乏味的,每天不是圍著文件在報告,就是踏上擠迫的火車回家,連僅餘的午膳時間,也要吃著由快餐店每天送來的刻板飯菜。他的生活彷彿只剩餘空虛,所有充滿活力生氣的人和事都與他無緣。直至有一天,他打開四層的飯壼,空氣中登時滿溢飯餸的香味,他躊躇,左思右想,不曉得每天平淡地吃着的椰菜花怎麼會變成香氣撲鼻的菜餚?結果,他不期然選擇了改變。另一邊廂,女主角lla是個印度中產家庭少婦,每天都為丈夫準備午餐。雖然她每天都聽從住在大厦高層的Auntie意見,炮製美味餸菜,並時交到運送老伯的手上,但從來都得不到丈夫的一句衷心的讚美。一天,她如常在廚房烹調美味菜式,並將手上飯壺交到號稱有高達99.8%準確度的送飯系統託運。可是,可信的系統竟出現誤差,把飯壺送到男主角工作的地方。更不可思議的是,送回來的飯壺是空空的。她原以為丈夫肯定她的廚藝,冷不提防他只拋下一句:椰菜花今天很好吃!她始知道原來世界上沒有甚麼是可百份百可信賴的:飯壺送錯地方了!

如果,她選擇向管理公司投訴,故事便告一段落。可是,她在飯壺底留下一張便條,給男主角道歉。由是展開了每天一次的書信往來,在這段每天都企盼的日子中,他們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牽連。這個時候,他們互相欣賞的層次越來越高,再不只限於食物上,男的就像遠方一位智者;而女的則像身邊的知己。

電影著墨含蓄,例如說到男主角Saajan自嘲在家中嗅到父親的氣味,車上有人讓座給這位阿伯,顯然覺醒自己暮年已至,已過了追尋理想的年紀,無奈而帶點唏噓。電影情味隽永,電影的中段描述男女主角書信交往了一般日子後,Saajan在信上寫上「不如一起去不丹」,驀然將二人的情感提升起來,儘管他們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筆友關係。Saajan這個大膽的建議最後未能如願,可是卻激起了IIA追尋理想的決心,她變賣了結婚首飾,決定和女兒去不丹。而男主角Saajan退休後本想離開居住地,可是上了火車,卻到不了目的地,選擇重過刻板生活,二人正好一正一反地呼應了電影的主題:「上錯了火車,都能到達正確的地方。」此外,電影最含蓄的一節是女主角反過來主動邀約見面,觀眾原以為應是全劇的焦點,正等待二人見面的情景,可是導演卻舉重若輕,決定不讓他們二人見面,反倒含蓄地藉Saajan的信交代他的心路歷程。這神來之筆,就像戲劇的「反高潮」手法一樣,把觀眾輕輕地帶進思考的大海中。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談論電影時曾說:「電影一方面延伸了我們對統治着我們生活的必需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保證了一個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活動領域。」[1]電影的可貴之處,是把一些生活中原以為平淡不過的情節,重賦予新的意義,有時甚至能給人一種震撼感覺。正如這部電影,只把小人物平凡人生中的某個段落,藉着特定時空和場景,將人生主題娓娓道來。我們坐在黑暗之中,原來可以「一粒沙看世界,一朵花見天堂」的。筆者不同意《美味情書》內容單調,平淡如水,反覺得導演刻意用這種調子去反映人生畢竟快樂的日子少,苦悶的時候多,例如每天吃飯,男主角都坐同一張櫈子,鏡頭總是正面捕捉他的表情。唯一一次例外,是電影末段男主角看到邀約的內容時,鏡頭是從側面拍下他的神態。電影的優點就是如此,把生活中很多被忽略之處,如慢鏡頭般再重播出來,令人看後回味無窮。如班雅明所言,「電影的出現隨即以『十分之一秒』把這個『監獄世界打破。」[2]說真點,平淡一句或一個畫面,帶來的效果直如引爆炸彈,令人震驚。

或許,有人仍在爭論男女主角的感情關係,究竟有幾多是愛情,有多少是友情?然而,有時候,人生就像登上一列火車,火車由總站開出,你途中上車,坐下欣賞沿途風光,忽爾發現坐在你的對面的是個老頭子。未幾,你們傾談起來,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非常投契。正當你想進一步說到自己的經歷時,他卻說到站了。於是,你們互相道別,說聲「再見」,然後火車繼續前進,你從窗口看出去,只看到他的背影湮沒於人群當中。人際關係就是如此,緣份因果令你和他變成父子,他和她結成夫婦;她和她又成為母女,每一段人生都與另一段人生在某個時空裏重叠交織成錯踪複雜的關係,就如擠迫火車上人與人的相遇。

《美味情書》正是從食物中體味這種關係。





[1] 張東旭、王斑譯,班雅明著:《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出版社,2012),頁313
[2] 同上,頁313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除了一堆數字,還有甚麼?




Facebook(fb)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以190億美元代價收購WhatsApp是物超所值,因它符合把全球更多人連上互聯網的更遠大目標……。

221日,fb以「天價」收購WhatsApp的消息震驚市場。fb顯然看中了全球已有近5億人愛以Whatspp軟件收發訊息,估計未來用戶人數將增至10億。現時Whatsapp其中7成為每日活躍用戶,較fb62%還要高,每天平均新增100萬用戶,於歐洲市場的佔率高達7成,中國也有11%Whatspp者旗下55名員工更可額外獲30億美元fb限售股。

以上一大堆數字,不斷出現在上週的各大報章,閱後使人咋舌,彷彿這個世界就只剩下0-9。可是,除了數字之外,還有甚麼?

電影《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結尾的其中一幕,屏幕畫面打出「Facebook超越100萬個用戶」時,公司上下拍掌歡呼,卻完完全全忘記幾分鐘前,老闆馬克還被好友揪著衣領算賬的情景。今天,全世界都只會讚嘆fb這個劃時代的「社交網絡」產品,至於fb這軟件透視的人性叛逆,互揭袐辛,卻很少成為別人談論的議題。

其實,馬克‧朱克伯格創辦fb只因與女友分手,忿然把女友的相片上載,混雜在校園其他女生的相片之中,並搞出個「辣妹」選舉,這個離經叛道,侵害他人私隱的玩意,令整個哈佛校園為之哄動。後來,他竟把這個本應為了泄憤的想法,完完全全複製在校園的交友網絡上,讓人上網時看個痛快,亦令人甘願將私隱放上網。這個陰差陽錯的決定,催生了後來有超過50億人使用的fb,衍生出250億美元的大生意。最重要是,真正地掀起了全球網絡革命,改變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2006年以後,資訊世界影響現實世界的例子越來越多,fb擔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小至失散親人千里尋親;大至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fb每天都全方位滲入每個人的生活空間,令人際關係由現實轉到虛擬世界。21世紀是「信息」的年代,誰人掌握網民的「瀏覽」資訊的習慣和「信息」流動的趨勢,誰就掌握了全世界。

這是一個以量取勝的年代,強調的是「瀏覽」的數字了,卻沒有太多人在意登入互聯網後,看了些甚麼?看了有何作用?各大社交網絡及軟件,精心統計的數據,最後極有可能換來如文首所引的一大堆可觀的數字。然而,這是fb的目標嗎?抑或如朱克伯格所言,連上Whatspp,就令全球更多人連上互聯網,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尋找一個有尊嚴的人


看罷電影《尋找隱世巨聲》(Searching for sugar man),使人感受甚深,久久不能自已。究竟世上是否真有「懷才不遇」的事情?如果我們答「是」或「不是」,都會落入「二分法」的危險之中。

首先,必須搞清楚一點:天造之才,是否必要得到賞識?賞識對人才是否這樣重要?賞職,不外乎得到別人認同而已。而認同又有不同層面。是否要廣為人知才叫認同?自我肯定算不算認同?要知道受人「賞識」的背後,就等如「出人頭地」,成名之後帶來的將會是巨大的財富,而財富掀動的會是一個人的貪念,上帝使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成名的過程之功利、殘酷,世態炎涼,會毀了一個天才的純正本質。試想想:假如Rodriguez真的紅了,他會否如其他人般,陷入聲色犬馬之中?又或是慢慢失卻了作動力,變成平庸之輩,不再傳奇?

其次,這是一種甚麼樣的賞識?中國傳統社會早已為這種事加上「功利」這個註腳。讀書是為了功名,「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古代多少讀書人,一生苦讀都是為了考取進士,獲得士進之路,這就叫得到「賞識」。「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先哲認為人才最終都要為國家、為民族,籌謀獻策,只有窮困時才退隱江湖,彷彿得不到賞識,是一件人間憾事,注定要潦倒終生。

可是,電影中Rodriguez向現實世界摑了一記耳光。誰說有才華一定要得到賞識?不能走紅又如何?我還是我,仍是一樣工作,仍是一樣把工作做好,當然,仍是一樣抱著結他自彈自唱。人的尊嚴和價值,是來自人可以自由選擇,選擇你的興趣,選擇你的工作,選擇你的生活。這種率性而為,無為無不為,便是人最可貴之處。比起那些終日營營役役,視工作視金錢為命根的人,那些在強權面前,不惜說出歪七扭八的說話,圖獲得政治資本的人,Rodriguez的身影實在太高大了,高得使人抬頭看得頸項都痠了。

電影中談到Rodriguez對金錢的觀念。其中一段是出版唱片的商人說唱片在美國銷量不佳,大概只賣出六張而己。偌大的美國,怎說也不可能只買了六張唱片吧?商人為了逃稅,竟胡縐一個數字。為何Rodriguez在生活困苦時不追討這筆稅收?此外,Rodriguez的女兒被問到成名後為何仍住在住了四十年的舊屋,版稅去了哪裏?女兒滿不在乎說以前沒有版權,或許大部份收入只落入其他人手中,Rodriguez金錢的收入極少。就算後來舉行了多場演唱會,他也選擇把收入分給家人和朋友,而他則繼續住在那所破舊屋子裏。也許,他認為喜歡上音樂是因為興趣,而不是金錢。

電影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一個活得有尊嚴的人,比一個成名的歌手,更受世人的景仰。



大師 (Master)


大師 (Master)

《大師》(master)這部電影很特別,講述精神病人Joaquin Phoenix 與地下教派領袖Philip Hoffman 的一段似真還假的友誼。戲中表面探討了精神病人的復康過程的迂迴曲折,以及與治療期間與治療師的之間的關係。可是,電影實質上是諷刺戰後美國物質生活提升下,人們衍生的戰後空虛與孤獨。那些精神教派在宗教自由的前提下,一時逞現濟世為懷的憐憫之心,一時又開壇講道迷惑眾人,究竟大師的一切道行熟真熟假?我們惟有從男主角Joaquin Phoenix 的視點,嘗試找出答案。

首先,影片開首,寫退伍軍人Joaquin Phoenix在戰爭後期已出現精神空虛,要靠性幻想和酗酒渡日, 回到美國後無所事事,街頭買醉後巧合地跳上大師Philip Hoffman 的船上。於是,二人展開了第一次的治療過程。Joaquin PhoenixPhilip Hoffman ,一個是潦倒病人;一個是富有學者,可是,兩人卻在治療的過程中異常投契,並成為朋友。對比起那些官腔的心理測驗,Joaquin Phoenix認為真的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值得一提是,Joaquin Phoenix在電影中不住在提煉及調校其特別飲料,每次飲者一口氣飲下,都會露出奇怪的表情。

其次,踏入電影中段,大師Philip Hoffman 如常四處講道,宣揚其一套「前世」與「今生」的思想。其中一幕,大師正正滔滔不絕地發表議論之際,冷不防給人質疑其理論,大師嘗試解答,那人咄咄咄逼人,最後,大師給激得無路可退,惟有直接以咆哮回應。一切被病人Joaquin Phoenix 看在眼裏。他竟替大師出氣,揪出那人痛打一番。電影至此,帶出一個問題:究竟大師與病人是甚麼關係?是真正朋友?定是教主教徒,還是只是商業伙伴?要回答這個問題,首要了解大師是何許人也。

Philip Hoffman 飾演的教派宣揚前世、輪迴,又推崇催眠,行為治療等方法。從表面看,他的學說與普通宗教無異。然而,觀乎他在片中的一舉手一投足,皆展現領袖的魅力。可是,正當他在一班信眾面前侃侃而談時,導演巧妙地安排了前述那宴會中的男人和警察上門抓人作突擊武器,戳破了大師表面完美的演說底下的虛空破綻。那男人針對的是大師的理論(學識),那班警員針對的是大師的經濟(金錢),兩者都正面挑戰大師之為大師,最為人景仰的地方。Joaquin Phoenix又一次站在大師身邊,覊留所那場戲,雙方火爆互罵,Joaquin Phoenix踢爆屎塔,Philip Hoffman撕破大師的面具,竭力咆哮,極具震撼力,亦把二人相互牽引角力,又相互依存的微妙關係,可以說,整齣戲前大半段的那種感情的壓抑,到此,方到了臨介點,完完全全釋放了出來。

如果這部電影要破分起承轉合,那麼,Joaquin Phoenix從戰場回來,不情不願地當上攝影師是「起」;他誤打誤撞上了大師的船,隨大師四處講學是「承」,大師在演講時面對的種種挑戰則是「轉」。至於末段,Joaquin Phoenix駕駛著電單車一去不返,若干年後,依然故我,為了Philip Hoffman的一個電話,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卻又只留下了幾包香煙,腕拒了大師的邀請,繼續吊兒郎噹下去,其中的諷刺不言而喻:任憑全世界的人繼續吹噓大師如何如何,就是有一個眼前已病入膏肓的人站在他的面前,大師就是勸服不了他留下來。

其實,電影中已留下了很多伏筆,例如Joaquin Phoenix有次在大師演講時悶得發慌,走上前與大師的兒子閒聊,觀眾才驚覺原來當兒子的根本上不信那一套,卻在人前人後極力支持教派。至於大師的妻子,常伴在大師左右,儼如他的幕後軍師。這些枝節,在在說明了大師強橫背後是那麼的不堪一擊,一家人表面親和,內裏卻各懷鬼胎,更顯得Joaquin Phoenix這個精神病人更為正常了。

這部電影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鋪墊,又沒有3D畫面大製作,有的只是兩個中年男角在大鬥演技,以及揭示人性在光明與陰暗之間,還存在著許多未知數,正如精神病患者時而正常,時而瘋癲的心理狀況一樣。


201348

政府向我們說「不」


政府向我們說「不」

電影《向政府說不》(No) 講述南美洲智利1988年政府「公投」之事。當時是智利強人皮諾切突(Augusto Pinochet)當政十五年後,希望利用「公投」,勝出後再連任執政八年。政府容許反對派在電視用十五分鐘作宣傳,以營造公平公正的氣氛。於是,反對派便把握這個千載難逄的機會,準備以宣傳攻勢,拿下這場勝仗。

不過,這場仗很艱鉅,因為反對派要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還有十五年的經濟成果。但是面對國內不斷出現的政治暗殺、白色恐怖和政治迫害,人民如果再不藉著「公投」,勇敢地向專制政權說「不」,那麼,智利的未來會是暗無天日的。主角Rene(Gael Garcia Bernal)本是一名廣告導演,他應反對派的邀請,為「公投」拍攝宣傳片。

拍攝這段宣傳短片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兼顧年青人和老人兩個不同的政治取態,而又不會衝著當權派,讓自己身處險境,加上要符合潮流(西方80年代傳入的自由風氣),故不能硬銷。因此,Rene嘗試了不同的拍攝方式,但不是被反對派領袖說搔不着癢處,便是傾向直推硬銷,與政府對著幹。最後,Rene用回一貫手法,以幽默輕鬆的手法帶出人民為何要投下反對票,並且以旋律簡單的廣告歌代替一些如we are the world的偉大歌詞,歌曲只不斷重複「智利,快樂來了」,務求令「No」這個訊息深入民心。

電影的主線是「公投」運動的電視宣傳搏弈,副線則安插了主角、兒子和離婚妻子的故事。導演把主角未來幸福的生活藉兒子這個角色投射出來。其實,真正的公民社會要的不只是經濟的長足發展,而是公平、正義,免於恐懼的環境。這恰恰是主線要交代的東西,也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所在。「政治是眾人之事」,我們身處廿一世紀的大都會,或多或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牽涉政治社會事件。小至街頭簽名表態;大至靜坐抗議,面對這瞬息萬變的社會,香港人還能夠無動於衷嗎?因此,當主角因為參與拍攝反對派宣傳片而屢遭恐嚇,當他發現家中遭到破壞之後,首先衝進房中關心兒子的安危,既活在恐懼之中,就算能夠享受中產生活又如何?由此可見,公平公義的社會,才是人民的追求目標,而不是主角穩定安逸的生活。

主角原先只為拍好一段宣傳片,不想捲入反對派與政府的政治漩渦裏面。可惜,主角只緣身在此山中,政治的事情,要由政治解決。反對派的宣傳片深入民心,連掃地的大嬸也曲不離口。於是,政府以更嚴厲的打遏,包括針對反對派宣傳片,不斷地揶揄、諷刺。不過,形勢急轉直下,片段中對皮諾切特的歌功頌德,反惹得選民反感。結果,軍隊內部倒戈,智利皮諾切特專制政權宣佈倒台。

儘管專制政權獨裁統治了十五年,至少也在延長任期一事上,給予選民一次真正說「不」的「公投」機會,反觀特區政府自梁振英上台以還,動輒擺出拒絕的姿態,向我們說「不」。舉例如立法會拒絕回應「全民退休保障」,擺出無事可談的決絕態度,還要立法會主席協助「剪報」;特首梁振英可以安坐車中閱讀文件,而拒絕下車接過學生的請願信。還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説2017年選舉諮詢仍未是時候,與1988年的智利相比,不免令人唏噓。

電影的末段,反對派知悉「公投」勝出後,眾人互相擁抱,惟獨主角若有所思,只默默地拖着兒子離開總部,走上大街,群眾在他們背後歡呼慶祝,至此,主角流露出絲絲笑意,彷彿智利天空將會出現宣傳海報上的彩虹。電影中主角有兩段踩滑板的鏡頭,表達了主角內心的自在,亦反映了社會沒有了專制管治,人民才可以無拘無束,勇往直前。

踏入2013年,「佔領中環」掀起了香港各方人士的論辯。佔領中環召集人戴耀庭說活動與其要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毋寧說是佔領「中產」的心——鼓動中產人士的良知,為香港為下一代爭取應有的選舉權利。正如電影主角由中產心態,到參與政治的積極轉變,遇到恐嚇(家中被人噴漆)、遇到動亂(未有抱子離去,反而到處尋妻)說明有些事,我你他,不分國籍,不分膚色,都不能夠獨善其身。既然絕大部份的香港中產在過去數十年,都享受了香港經濟起飛後的成果,到了今天,爭取普選已到了關鍵時刻,中產階層也是時候為香港做點事了。


香港人,何時才可向我們的政府說「不」?

《字裏人間》:從文字中尋找真善美


《字裏人間》(The great passage)是一部令人不斷反躬自省的電影。

故事由編寫一部《大渡海》辭典開始。1995年,正是互聯網開始大舉入侵日常生活的一年,以往,人們要從書本雜誌汲取知識,翻查辭典必不可少。可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預示了辭典的生命將要縮短。電影中的辭典編輯部只剩下了幾個堅持下去的知識份子,每天鍥而不捨,埋首故紙堆中篩選、增刪及修訂各種字詞,務求把「辭典」放回人們學習的天地裏去。

編纂辭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先要編寫詞彙咭,然後搜集資料,撰寫解釋,加上插圖,排版,最磨人的是「校對」。電影中的《大渡海》辭典,要經歷五次校對,才能付梓出版,那嚴謹的程度使人咋舌,就如戲中所言,普通書本錯了一個字,尚可原諒,但是辭書絕不能錯一個字漏一個詞,因為,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一切學問與知識,要追本溯源,便要靠辭典,所以,辭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千錘百鍊的,容不下半點疏忽。《大渡海》原本準備出版,卻在第三校中給研究生發現漏了「血潮」二字,於是,男主角馬締決定由翌日起通宵校對,再核實之前的「二校」有否遺漏。他的決定說得斬釘截鐵,部下的回應也極為堅定,毫不畏縮,他們知道辭書不能錯,否則會帶來學術研究的災難。結果,整個編輯部便日以繼夜,不眠不休,把整部辭典重新校對五次。

一部辭典,連繫了人與人的感情。因為有了目標,大家都能坦誠相向,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錙銖必較,於是,不同性格的人都能走在一起,甚至成為莫逆之交。辭典編輯部的松本教授、馬締光也、青年西岡、資深編輯荒木等,如果不是共同有了編纂辭典的決心,決計不會每天下班後一起吃晚飯,連馬締約會女子香具矢也一同前往壯膽。他們沒有因為被出版社「邊緣化」而氣惱,反而以自己的專業在工作中修行,在字裏行間磨練出驚人的意志。

導演細膩的手法,不著痕跡地把修業立德這個主題帶出,使人感動,例如:辭典即將出版,紙商來推銷,任誰也想不出,原來辭典的用紙是這樣講究的,每翻一頁的感覺,身為編輯,都要為讀者著想。看到這裏,我感到專業不是代表賺多少錢,地位有多高,而是怎從人的角度出發。還有電影末段,《大渡海》出版了,馬締和荒木本應鬆口氣,可是,他們二人竟從袋中掏出一疊字咭,齊聲說要開始「修訂版」的工作。看至此,不禁想起那一句「沒有工作不是神聖的」的說話。不錯,甚麼是「敬業」?在他們二人身上,得到了清楚的印証。


近年,很多評論都說香港以往值得驕傲的東西都不見了。為甚麼?除了全球一體化迫使我們重效率、輕質素之外,就是沒有令我們堅持下去:我們沒有堅持保存美好的東西;沒有堅持做人的原則;沒有堅持阻止一切惡俗、邪念和醜陋的入侵,沒有如電影中那一群默默耕耘的文字工作者那樣,從文字中尋找真善美。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電影學通識 —— 《桃姐》


電影學通識 —— 《桃姐》

學校日前舉行了「通識學術週」,主題是「貧窮」,希望藉着探索這主題,令同學對香港的貧窮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學術週活動多樣化,計有比賽、分享、甚至外出參觀。然而,較特別的是加插了一次既具娛樂性,又富意義的活動,名為「電影學通識」。

電影是生活的反映,一部好電影能給予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因此,學校透過「電影學通識」活動,探討一些社會的恒常議題。是次放映的電影《桃姐》,帶出了幾個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

一、人口老化的問題有多嚴重?

政府預計2029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港人口25%,即四個香港人有一個是老人,如何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成了政府未來的施政方針。《桃姐》正是講述一位年過70的傭人如何度過其晚年。片中寫桃姐(葉德嫻飾)年青時受僱照顧少主Roger(劉德華飾)一家。後來僱主一家舉家移民,獨獨Roger回港發展,卻仍與桃姐同住,讓她年老時仍有寄托。撇開電影背景,主題其實是:我們這個講求速度,重視效率的社會,究竟在經濟、社會或文化層面上,仍容不容得下老人?電影中不斷出現的老人特寫鏡頭,攝影機猶如電腦掃描器,諷刺着社會的偽善。

二、究竟甚麼才是「香港精神」?

97前後,社會總愛拋出「香港精神」,有說乃「獅子山下」精神,又有言只是「中環價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於是,電影以對比手法讓觀眾自己思考。桃姐中風後,Roger替她物色安老院,湊巧碰上市儈勢利的負責人,於是那關於住院費用的一問一答,猶如電話直銷。那負責人彷彿把安老院當作上市公司般運作。每句話都錙銖必較,而Roger則據理力爭,絕不留半點情面。相反,後來他把老人安頓在一間充滿溫情的安老院,兩者相比,究竟哪一種才是令社會進步的「香港精神」?

三、人情味如何透過空間(Space)在社會再現?

中國人的社會常常強調「人情味」,認為「情」是維繫人際關係的一道粘著劑。看看電影中主僕感情猶如母子,主角更不惜替年邁的桃姐支付住院費用。不過,儘管戲中處處透着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可是這點點滴滴的關心,卻敵不過空間(space)的改變。正當地產商利用空間作資本累積,也把六七十年代那濃濃的人情味拒諸門外!大厦密封式的走廊設計,令人際關係隨著大門的關上而中止。戲中桃姐服藥暈倒,險些失救一幕,便是典型例子。


人們看電影《桃姐》,着眼點多在於女主角超卓的演技,卻不知原來從電影中可以窺見人生,還可以讀懂通識呢!

通識科考試常犯錯誤舉隅(二)

通識科考試常犯錯誤舉隅()

日前,筆者在文中提到同學應考通識科時常犯的錯誤,假若不察,或知而不改,待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鑄成大錯,則悔不當初。因此,從今日起,改掉錯誤,在通識的起跑線上重新出發。以下是另一些常犯錯誤。

(一)引喻失義

也許同學未能掌握答題時間,往往下筆草率,出現引例不恰當的情況。
如「外國亦有一些以『拉布』為主題的電影,由此可見,『拉布』是有意義的。」所引的例子,不足以說明「拉布」的好處。又例如:中國有句老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證明國家應先處理國內自身的問題,才向外宣傳國家形象。明顯地,同學將立身處世與管理國家二者錯誤地作類比。同學有此毛病,可能是:1)誤會比喻之間有可比性;2)對一些成語俚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欠缺例證解說

同學常常在考試後抱怨寫得太少,或不懂如何寫多一點。其實,這情況只因同學沒有引用具體而合理的例子罷了。比方以下一段:「其實,這麼多人到外國升學的原因是希望能擴闊視野,知道外國的學校認受性較高,而且知名度也較佳,所以導致留學外國成了普遍社會現象。」沒有了一些例證解釋,說服力不但打了折扣,而且亦帶來內容貧乏的錯覺。若加上「世界大學排名」反映研究成果這個例子作解說,不是更具體嗎?

(三)只抄錄資料,欠缺合理解釋

作答通識卷,同學最常犯的毛病是只愛一味抄錄資料,卻不作合理的解釋,例如這段文字:「資料B提到,中國的文化產業缺乏創造力,不重視知識產權,政府審查太多,強調統一的社會文化……令中國對外形象敗壞。」以上的資料,同學想也不想便抄在答題紙上,卻沒有釐清其中涉及的多個概念,例如「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y)是經過工業加工的文化商品,「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又包括哪幾方面的限制?政府又對文化藝術審查了多少?有何具體例子?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形成一套統一的社會規範,最後才導致「抄襲之風熾熱;創意的心枯死」假如同學對以上概念不甚了了,搜索枯腸都寫不出片言隻語,便惟有把所有資料抄寫在答題紙上,聊勝於無。因此,日常熟讀新聞,了然於胸,考試時才能旁徵博引,清楚解釋論點。


總括而言,學習的方法不對,學甚麼都沒用。既然如此,就在學年開始不久,改善自己應試的陋習與缺點,勿以善小而不為,努力學習才能把努力化為真正的能力。

通識科學生常犯錯誤舉隅(一)

通識科學生常犯錯誤舉隅

通識科一般的答卷要求是清楚論證立場、適當地運用有關知識和概念,展示出一些批判分析,儘管當中有欠詳盡之處,但也足以考取合格分數。不過,同學質疑:答卷若要符合高分的要求,是否要內容組織完整緊密,觀點透徹,正反兩方面的論證分析,做到潑水不入,幾近完美呢?

同學不必要過分擔憂,此科非要求考生必須有精闢的觀點,反而只需考生答題時注意確定清晰立場,論點合理,每字每句每段的表達方式,避免出現立論矛盾、表達混亂及邏輯錯誤,則中上分數,定必手到拿來。筆者綜合多年教授本科的心得,發現同學一時不察,便犯下一些小錯誤,假如每題都出現這些小錯誤,則整份答卷的分數自然會受到影響。以下是一些例子:

(一)以偏概全

通識卷一(b)題,常常要求同學指出及說明原因或影響。而同學則常忽略題目中關鍵字眼的因果關係。於是作答時未有就結果推出一個具普遍性原因。例如題目要提出兩個可能成立的原因,以解釋及指出香港人對肢體衝撞等示威方式的看法。同學必須找出兩個「成立」的原因,去解釋為何香港人會以「激烈」的方式示威。如果單單以「政府認為年輕人剛出社會,較有能力擔負自己的生活,所以政府一直忽略了年輕人,因此,年輕一輩不論甚麼事都用激烈的方式來示威」,這顯然沒有通盤考慮示威背後的普遍原因,推測流於片面。

(二)推論不成立

此外,同學較常犯的毛病是推論不正確。眾所周知,通識以議論方式答卷,自不然要經常作推論。可惜,同學往往下筆前未有深思,完卷後不作覆檢,因此,段落之間常有武斷的推論。例如全球化時代,很多人都到外地升學,多大程度上加強青少年在職場的競爭力?結果,同學回答:不同意,因為當青少年到外地留學回來後,認為自己較本地學生優越,這可能就是令他們在職場上競爭力下降的主因。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學歷較高,所找的工作一定要高,人工方面相對地也要提高。工作後,如果不如其所願,便很快放棄,一點競爭力也沒有。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快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同學誤以為對工作的待遇要求高便等同競爭力減弱,邏輯上是不能成立的。

(三)概念錯誤

通識科要求同學對概念有一定了解,例如卷一(a)題多以圖表或數據,要求同學歸納出一些概念。因此,同學幾年下來的鍛練,應該懂得在一大堆資料中,抽絲剝繭,總結出一些概念。不過,同學這種綜合能力仍須磨練。例如:隨着香港人的教育水平提高,香港人都表示不支持激烈的示威方式。第一,香港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不再動手或其他武力去解決問題……。「激烈行動」一詞,其實並不等如動手或以武力解決問題。

(四)引喻失義

也許同學未能掌握答題時間,往往下筆草率,出現引例不恰當的情況。
如「外國亦有一些以『拉布』為主題的電影,由此可見,『拉布』是有意義的。」所引的例子,不足以說明「拉布」的好處。又例如:中國有句老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證明國家應先處理國內自身的問題,才向外宣傳國家形象。明顯地,同學將立身處世與管理國家二者錯誤地作類比。

(五)欠缺例證解說

同學常常在考試後抱怨寫得太少,或不懂如何寫多一點。其實,這情況只因同學沒有引用具體而合理的例子罷了。比方以下一段:「其實,這麼多人到外國升學的原因是希望能擴闊視野,知道外國的學校認受性較高,而且知名度也較佳,所以導致留學外國成了普遍社會現象。」沒有了一些例證解釋,說服力不但打了折扣,而且亦帶來內容貧乏的錯覺。若加上「世界大學排名」反映研究成果這個例子作解說,不是更具體嗎?


(六)只抄錄資料,欠缺合理解釋

作答通識卷,同學最常犯的毛病是只愛一味抄錄資料,卻不作合理的解釋,例如這段文字:「資料B提到,中國的文化產業缺乏創造力,不重視知識產權,政府審查太多,強調統一的社會文化……令中國對外形象敗壞。」以上的資料,同學想也不想便抄在答題紙上,卻沒有釐清其中涉及的多個概念,解釋其中的細節。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同學只要努力鑽研答題技巧,多審視不同題目,下筆前多思考一下,多學多寫,遇疑難,找老師,應試問題自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