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把整個爭取民主的過程之為一場戰爭的話,那麼,新界東補選其只是一場戰役。歷史告訴我們,一場戰役會影響一場戰爭交戰雙方的命運,相反,又或者只是戰爭中對陣雙方彼此微不足道的一次交鋒。如是者,假如將新界東補選放在這套宏觀敘事中作比對,我們是否不應把得失看得這般重要呢?
如果要說這場新界東補選戰役有甚麼歷史意義的話,那應該是:這場選舉正式揭開戰幔,象徵着「雨傘運動」後香港政治的新一頁,年輕一代將以新的理念和抗爭方式,對準專制政權,無論那是主張「勇武抗爭」的本土派;還是溫和理性的專業團體,都在好像每天都一切如常的現實生活中,漸漸地將他們的那套政治論述,滲進「後雨傘運動」的社區裏。看看楊岳橋、梁天琦兩位80、90後的年人站在講台前,如何憑着銳利的辭鋒,堅實的信念,把那些以為可以憑建制實力,流幾滴眼淚蒙混過關之徒;或是,根本沒有政治理念卻空說新思維第三條路線的庸才,迫得他們畏首畏尾,詞窮理屈。這幾巴打得他們落花流水之餘,亦告訴「離地」香港人,繼續支持他們,香港只會比現在更差!香港人如果不是生活在平行時空,有甚麼理由不投票給有理念的年輕一輩呢?
也許,這次投票,表面上是關乎立法會未來運作的關鍵一票,但實質上,如果撇除一切政黨門戶的外衣,我們投下的,其實是信任香港年輕一代的一票,這包括對兩位年輕候選人的信任,也是對「雨傘新一代」,或覺醒的香港人的信任。今次選舉,投下一票後的歡欣和喜悅,必然比以往任何一屆投票的滿足感還要多。因此,不需要說「以大局為重」這種官腔,更不用「含淚」這般嚴重,投票是自由意志的表現,民主選舉是票多取勝的遊戲,只要新界東的香港人懂得甚麼叫政治,結果其實不大重要。就算最後真的漁人得利,建制派是否會即時修改議事規則,還是未知之數。政治真是一日都嫌長,如果連建制派裏所謂政治智慧最高的曾鈺成都只爭朝夕,到時不要怪民怨之火為甚麼這樣熾熱了。歷史上贏了一場戰役,輸了整場戰爭的例子比比皆是吧!假如這次泛民真的因為兩虎相爭而輸了議席,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建制派以為取勝了便可為所欲為,只是「贏了戰役,輸了戰爭」,這只會把香港人的不滿和憤怒再一次倍大罷了。新界東補選是民意向政府說「不」的序幕,真正的戰場在九月的立法會選舉,等着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