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為甚麼暑假要做「暑期作業」?

為甚麼暑假要做「暑期作業」

漫長的暑假將要結束,莘莘學子又要回到學校,重踏學習之路。家長和同學除了要為開學準備上課用品、填寫文件,甚至調整生活作息時間之外,最重要的是,學生還要極速完成可能是他們放暑假的唯一娛樂——暑期作業。

近日,報載有學校要求學生須於暑假前提早回校提交中、英、數三科暑期作業,若未能依時完成,要留校補做,又指「所有未能依期完成作業之同學,須待完成作業後才可回校上課」《明報》(2015828)。結果,此事在網絡被廣傳,有人笑道是否所有學生都交不出課業,九月一日便只有老師在集隊?

當然,以上所言只純屬說笑而已,而該校老師亦向造訪的記者「承認當中有字眼會令家長和學生誤會,澄清欠交者仍要返學,只係要喺特別室先做好暑期作業,才可回班房上堂」。學生縱然欠交暑期作業,但開學日亦有權回校上課,不過不能進課室而已。這應該也是一貫中學於開學日的如常安排。可是,問題便來了:為甚麼學生放暑假必須要做暑期作業?不做不可以嗎?

若按照正常的解釋是:學生放暑假也不能忘記學習,並且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學業,因此,接近兩個月的漫長假期,理應要完成暑期作業,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萬一放完暑假後渾忘所學的一切,前功盡廢怎麼辦?此外,家長也必然同意該校老師所言:「希望透過呢啲方法幫助學生分階段完成功課,藉此訓練佢哋嘅責任心。」

然而,如果放假仍只是平日學校學習生活的延續,那學生為何需要擁有一個漫長的暑假呢?

正如討論「學習」是甚麼一樣,暑期作業也是甚麼呢?其實學習不只出現在那幾百呎的課室內,施教者並不一定是老師,「學習」可以是人在任何時候,都可坦然面對任何新奇有趣的東西,我們都會自由自在地擁抱它,探索它,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而不是暑假每天都得預留幾小時,躲在家中處理暑期作業,而每年難得的暑假,正好給予學生藉着新環境去學習新的知識,如果仍然像平日上課下課,回家吃過飯後做功課,那學生們要暑假來作甚?

況且,暑期作業是否必須要一本本都厚得像電話薄,內裏全是大部份學生在假期裏抓破頭也不懂得做的難題,可是,你叫學生在長假期裏可以到哪裏找到老師詢問呢?最後問不得其法底下,有些盡責的學生選擇做自己懂的部份,不懂的留下一大片空白;很大部份學生可能生起歪念,左抄一點,右寫一點,但求蒙混過關。

此外,有學校或是要求學生在坊間購買的一些東併西湊的暑期作業,學生翻到末頁竟發現附上詳細答案,於是機會來了,學生可以在假期前抄個不亦樂乎,開學日可以交差過關。又或是:有些學校的暑期作業美其名是「校本製作」,卻只是某年的製作,之後只不停翻印,直至留級的學生可再次交回去年的習作而老師卻照改如儀……。如是者,每個學年結束前,學校老師派發暑期作業給學生,學生則拿回家用盡一切「方法」在暑期完結前完成,然後準時交給老師。至於老師嘛,當然會批改吧,不過只是「略改」,最重要是派回答案讓學生核對,先行了結開學繁瑣工作的其中一項,不然,老師們恐怕批改整個學期也批改不完。筆者不會說這是集體「玩假」,但顯然是一同「務虛」,因為「暑期作業」這東西只淪為師生可操作的一項相互交差的工作,而不是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學習過程。

其實,只有學生才可放暑假,因此做暑期作業也是學生的本份,實無可厚非。然而,暑假期間,既然學生都不需回學校上課,那麼,暑期作業的內容設計可不可以靈活有趣一點?當學習都不需要在課室進行了,暑期作業自不然也不需要是那幾大本厚厚的數學題,閱讀理解和週記了。例如,暑假遊學團的經歷,口頭報告可以是「暑期作業」嗎?學生或是去了當暑期工,他的遭遇可以是「暑期作業」嗎?此外,假期裏學生看了幾齣電影,交回幾篇影評,可以當作「暑期作業」嗎?甚至乎學生家長都嗜吃的話,也許會經常在家鑽研各種美食,他們的「製成品」可以當作「暑期作業」嗎?

筆者相信學校不用開緊急會議,以上建議都不會通過。因為學校開學前的工作排山倒海,有誰還會有餘暇去逐件「作品」仔細審視,更不會就作業內容逐項批改,然後派回給學生,因為,從來暑期作業在學校眼中,都必須是一項可操作,可預期,不會增添行政壓力的事情。因此,大部份學校的處理方法會是:九月一日,學生連同其他文件,一併交回給新任班主任,然後,班主任將作業分給科任老師,便貨銀兩訖,各不拖欠了,至於老師如何批改,如何追收,則各科自有應對法門。既然大家只在乎交收,久而久之,師生都不會視此為重點項目,於是,很少有前述學校般高調要求學生暑期完結前必須繳交,某程度上,這反而是體現學校盡責任的表現,而不只是學生。因為老師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

曾經,香港的莘莘學子放暑假是不用打開那些悶得發荒、千篇一律的暑期作業,而是天天相約游水打波,或是趁假期做「暑期工」幫補生活,或上圖書館看長篇武俠小說。可是,今天的學生,暑假前必須完成暑期作業已變成假期的指定動作,而這些作業又往往每科數十頁,如要認真完成每頁,當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對於學生而言,到了暑假,以為可以改變一下這種學習生活,躲懶一下,可是偏偏老師要求交回幾吋厚的習作,而他們自己卻可以放下筆桿,停止批改,逍遙快活地往外地旅行。「暑期作業」或許只是教育中微不足道的一點,但見微知著,也許是時候重新檢視一些因襲已久的常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